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凝血学说研究进展
赵万军;周辉;肖鲁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激素, 内凝血, 综述
摘要: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1],其发病机制提出了诸多学说,如骨质疏松、骨内高压、脂肪代谢紊乱、免疫复合物抗体沉积引起动脉血管炎、血液高粘滞状态、累积性骨细胞功能紊乱等学说,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2].1985年Jones提出血管内凝血(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IC)学说,他认为骨内过多脂肪栓子,高凝状态,及由于游离脂肪酸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以触发局部血管内凝血,并以这一假说作为非创伤骨坏死的发病机制,认为血管内凝血这一中间机制,可能成为非创伤骨坏死后共同通路.作为中间环节,血管内凝血过程可被各种危险因子所激活 (骨内脂肪栓塞、内毒素、蛋白分解酶和组织因子等),IC使骨内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骨髓内出血.由于血管内凝血清耗了大量凝血因子而引起反复性出血并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及内皮下胶原暴露,促使小动脉痉挛.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引发多量氧化反应, 诱发纤维蛋白溶解及氧自由基引起内皮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导致小血管破裂.由于血管损伤、破裂、血供中断,终导致骨组织缺血性坏死[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