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聂伟志;石关桐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 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与头位有关的眩晕,伴头痛、耳鸣、视觉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抑郁、紧张多虑、记忆力减退、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猝倒、昏厥,大大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愈来愈受到医疗界的重视。CSA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运用中药治疗该病,取得显著疗效,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治疗方法1.1 辨证论治 潘之清等[1]将CSA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虚弱、肝肾不足、痰瘀交阻五型,分别采用羚角钩藤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八珍汤、金匮肾气丸(或知柏地黄丸)等治疗。乐北治等[2]对147例CSA分为气滞血瘀、痰瘀交阻、风阳上亢三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结果显效60例,有效7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2.5%。具体方法: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药用丹参60g、川芎10g、三棱6g、莪术6g、葛根30g、全虫3g、炮山甲10g、熟地30g、生黄芪30g;痰瘀交阻型治以涤痰化浊、散瘀通络,方用二陈汤加丹参、川芎、葛根、全虫、蜈蚣、地龙等;风阳上亢型治以潜阳降逆、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牛膝、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代赭石、丹参、葛根,黄芪、珍珠母、枸杞子、龟板、生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