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余阗;冯新送;刘庆思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病。目前认为本病主要与遗传素质,绝经,各种激素代谢异常,营养及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部和下腰部骨疼痛,畸形及骨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医学界的难题,国内外治疗该病方法多样,但尚缺乏安全有效,便于长期服用的治疗,国内自八十年代后期开展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将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名在中医古籍中没有记载,类似名称有“骨痿”、“骨枯”、“骨极”、“骨痹”等。本病目前一般认为属于“骨痿”的范畴。祖国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强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长有源,骨骼得到滋养强健有力;否则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乏源,骨髓失养,骨矿含量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同时骨的生长与脾胃功能衰弱,气化失司,枢机滞塞,而致骨痿。另外,脾肾内虚,复外邪入侵,而生寒湿,气滞血瘀诸症。故本病病位骨,主要涉及脾肾两脏,为本虚标实之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