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进展
赵明媛;曹向阳;翟远坤;贾宇东;张斌青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技术, 骨伤科, 客观指标, 客观评价手段
摘要:红外热成像(IRT)技术是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感应人体体表红外热辐射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并以伪彩显示体表温度值的医用成像技术[1].IRT技术早被应用于军事领域,自从公元400年温度用于诊断是否患病后,IRT就开始在医学方面得以应用[2].1956年英国医生Lawson首次成功运用红外扫描技术证实了乳腺癌局部皮肤比正常部位温度高,医用IRT技术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976年,我国第一台医用红外热像仪研制成功,揭开了国内应用IRT的序幕[3].近年来其在骨伤科的应用越来越多,由于影响体表温度的变化因素除受自主神经支配外主要是人体生理因素,如血液供应及神经功能等[4,5],因此可以通过观察人体红外热像温度变化以及图像特征,从而研究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现象并对疾病进行诊断.IRT技术作为骨伤科所常用的功能影像诊断手段,可以提供比较精确的温度与热像图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