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年第03期

骨形态蛋白与天然生物材料复合的实验研究进展

阮翔;徐峰;蔡贤华;张志文;柯镇文

关键词:脊髓损伤, 组织工程, 骨修复, 种子细胞, 生长因子, 支架
摘要:目前,在临床应用中大块骨缺损一直以取患者自体髂骨移植为金标准[1].天然骨基质主要是由无机结构和生物大分子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合体[2],大量研究表明,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支架材料是与天然骨基质的结构、组成成分及生物学反应相似的复合支架材料,因而有同种自体骨[3]、人工骨移植[4],到后来的金属填充材料、钙磷陶瓷填充材料、聚合物填充材料以及经体外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的复合骨组织等材料的单一使用后,但发现或多或少存在取骨来源有限[5]、免疫排斥反应风险、患者病痛加重、手术时间延长、感染、骨不愈合、移植骨块大小的影响[6]等问题,而直到1965年URIST[7]发现了一种能够诱导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并终分化成骨的蛋白,将其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genetic Protein,BMP),同时,研究证明BMP具有诱导成骨作用[8~12],并且孙欣等[11]通过实验再次证明BMP—2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BMSCs分化成骨的过程,对于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