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40/R

邮发代号: 38-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骨髓炎

    目的:探讨自拟方“骨疽消炎汤”内服,结合清创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骨髓炎的患者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20~65岁,平均42岁;42例中肱骨5例,股骨16例,胫骨14例,跟骨7例;感染病程1~5年,平均2年.随机将其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术前3d应用敏感抗生素全身治疗,术后连用1周,而......

    作者:张锐;谢兴文;柳海平 刊期: 2015- 05

  • 中医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命质量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旋转整复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施以松解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旋转整复手法治疗,每周治疗2次,疗程为4周.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分析手法治疗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所有8个维度的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生理功能(PF)......

    作者:林勋;郑梦捷;陈博;张旻;庞坚;张明才;詹红生 刊期: 2015- 05

  • 弹性内固定材料在下胫腓联合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是人体的重要负重关节之一.下胫腓联合韧带与内、外侧副韧带共同维持踝穴的稳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伤、高能量损伤、运动损伤等不断增加,在骨伤科各类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下胫腓联合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的病,在各种踝关节损伤中占1%~11%[1],约占踝部骨折患者的1/7[2],下胫腓联合的完整是发挥踝关节大功能的重要保证,对下胫腓......

    作者:秦大平;张晓刚;宋敏;蒋宜伟;曹林忠;张虎林 刊期: 2015- 05

  •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骨伤科的应用进展

    祖国医学作为中国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汤药被称之为中医两大法宝之一,在临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千年的沉淀、传承和发展,从单味中药到联合配方,从对症用方到辨证施药,先贤的智慧与当下医者们的勤劳交汇使广大医者获得了丰富地经验.黄芪桂枝五物汤作为经典方药,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1].近年来随着医家们对骨伤科疾病发病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已将其应用于各类骨伤科临床治疗中,如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

    作者:陈斌;袁普卫;康武林;张晓亮;刘德玉 刊期: 2015- 05

  • 颈椎病的功能锻炼治疗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CS)是与年龄相关的脊柱退行性病变,多由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包括椎间盘退变、小关节病变、骨赘形成、韧带增厚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造成[1].颈椎病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人[2,3],是骨科临床常见病[4].国外研究发现:在60岁时,约95%的男性和70%的女性存在颈椎病的放射学证据[5],约8%的人具有早期脊髓压迫的MRI证据[6].近年来,颈椎病在......

    作者:刘军;潘建科;马振尉;卢家劲;万豫尧 刊期: 2015- 05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分型及临床治疗进展

    肱骨近端骨折是老年(>60岁)上肢骨折的常见骨折类型,发生率2.5%,年龄分布具有单极化的特点,主要分布在80~89岁,其中女性占80%,约87%的患者骨折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可能和患者骨质疏松相关[1].肱骨近端骨折合并有骨质疏松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因其骨折分类和治疗较为复杂,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骨质质量、骨折分型、患者的期望以及骨科医生的技术,术后的......

    作者:王栋;潘浩;贾高永;邵礼晖 刊期: 2015- 05

  • 巴戟天多糖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促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体外研究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对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成骨作用的影响及该作用与p38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体外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取第3代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实验分为3组:1)对照组(经典成骨诱导),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VitC和无药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体外培养第3代的BMSCs;2)巴戟天多糖(MOP)组,用含巴戟天多糖药物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体......

    作者:李丹青;肖强兵 刊期: 2015- 05

  • 温阳利水法在骨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温阳利水法是指运用具有温补阳气、渗湿利水作用的方药治疗阳气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病症的治法,属于中医治疗八法里的“温法”和“消法”的范畴.通过温扶阳气,恢复阳气的激发、温煦和推动作用,促使机体气化功能恢复,水液输布代谢循其常道[1],痰饮湿邪得以排出.临床辨证论治中,常用于治疗阳虚水泛证、痰饮内停证等.骨科围手术期的老年患者,多伴有阳气不足,加之伤后气滞不通,三焦气机不畅,出现水湿内停,湿聚成饮.水湿......

    作者:江佳栋;陈朝;周琦石 刊期: 2015- 05

  • 张氏活血通督汤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经验撷萃

    张安桢教授曾任福建省骨伤科研究所所长,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骨伤系主任,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麻特殊津贴.其亲手创办全国第一个中医骨伤科专业,是现代中医骨伤科学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张安桢教授对骨伤医学孜孜以求,长期坚持教学、科研、临床第一线,从医50余载,擅长骨伤临床诸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其女张俐教授临诊学习,每见佳案,受益匪浅.现将张莉教授......

    作者:陈凯;张俐 刊期: 2015- 05

  • 腓骨部分切除治疗腓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1例

    腓骨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发病率较低,文献报导相对较少,腓骨由于管径较小,同时腓骨上下段分别参与维持膝关节及踝关节的稳定性,如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骨髓炎症状反复发作,出现膝踝关节不稳,本例通过腓骨部分切除,尽可能的保留腓骨上下段,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前进;吴昭克;龚志兵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