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40/R

邮发代号: 38-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第12期文章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加中药治疗对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加中药治疗对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将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VSD加中药组15例,对照组为VSD组15例.比较2组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测定经治疗后1、3、5、7d创面渗出液IL-1、IL-6和TNF-α的水平,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创面肉芽生长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L-......

    作者:陈大志;董松林;祁兆建;范广峰;王富贵;顾荣胜 刊期: 2011- 12

  • 卧位牵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卧位牵顿这一创新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卧位牵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坐位机械牵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评分、起效时间、疗程及副反应等多维效应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作者:林远方;朱其广;郑晓斌;刘特熹;余瑞涛;王书勤 刊期: 2011- 12

  •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方法的选择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方法,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治愈率,降低伤残率.方法:通过对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间手术的176例胫骨平台骨折(其中属于陈旧的33例)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切开复位,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加植骨.采用Golf钢板及松质骨拉力螺钉以及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6个月,骨折端达到解剖复位,骨折端愈合良好,膝关节屈曲功能恢复至90~120.,......

    作者:胡广州;李奇;李松建;刘宁富;蔡保塔 刊期: 2011- 12

  •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建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用药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描述.结果: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共计109味,使用频次741味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以补益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平肝熄风药运用多,占总体用药的84.75%;其中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积频率达86.18%;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积频率达92.2......

    作者:齐兵献;樊成虎 刊期: 2011- 12

  •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观察63例微创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等指标,并与56例常规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较.结果:微创THA组与常规THA组在失血量(手术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

    作者:周明旺;李盛华;柳海平;王承祥 刊期: 2011- 12

  • 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23例

    目的:探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治疗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创伤性胫骨骨缺损病人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8岁,平均34.8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胫骨上1/3段占26.1%(6例),中1/3段占34.8%(8例),下1/3段占39.1%(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异体骨板复合自体红骨髓及异体骨粒钢板固定.结果:23例患者术后随访......

    作者:徐伟浦;缪建云;丁真奇;练克俭;翟文亮 刊期: 2011- 12

  •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利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的优越性.方法:将5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治疗组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针刺和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2组治疗均隔日1次,7d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后,进行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以及2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

    作者: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 刊期: 2011- 12

  • 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研究现状

    肱骨干骨折是指外科颈以下鹰嘴窝以上的骨折,即自胸大肌止点(外科颈下1~2cm)至髁上(髁上2cm)之间的骨折[1],其发生率占所有骨折的1%~3%[2].目前,骨不连尚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一般定义为:①治疗1年后未愈合或需再次手术以达到愈合[3];②6~8个月内愈合失败常可诊断骨不连[4];③骨折部位存在疼痛和异常活动,X线片上持续存在透光带,在治疗第12周后每6周复查拍片,连续3次复查骨痂......

    作者:梁雄勇;李盛华;周明旺;李亚军 刊期: 2011- 12

  • 肌肉功能重建与推拿促进脑卒中运动功能改善的研究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脑卒中后70%~8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和下肢运动功能障碍[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其病灶对侧肢体出现肌张力异常和肌力下降、运动模式异常,不能根据动作的目的及环境的要求组织不同肌肉进行协调性的收缩,来达到运动调节的目的,导致异常的姿势控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潘化平;金宏柱;顾一煌 刊期: 2011- 12

  •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进展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骨折发生率增高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长,我国此类骨折的发生率已显著提高.根据Ohldin等的报道在老年髋部骨折中,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比例较高,可达69%,因其固有的特点,近几年已经引起临床医师的特别关注.......

    作者:孟涛;孙波;刘世珑 刊期: 20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