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40/R
邮发代号: 38-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脊柱微创研究进展
微创医学(minimallyinvasivemedicine,MIM)是医学和微创理念与人文思想融合的一种医学,微创是指用小的创伤,完成佳的手术治疗.患者能在短的时间内恢复其运动功能,较以往传统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大的区别体现在对病损周围组织破坏小,相对保持内环境稳定,切开小、疗效好、康复快、心理效应更好.......
作者:黄胜杰;王和鸣 刊期: 2011- 11
-
肱骨近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现状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内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的2.5%,国外文献报道为4%~5%.年轻患者通常由高能量创伤所致;而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不太严重的创伤即可引起明显损伤[1].多数肱骨近端骨折无移位或很小的移位.这些可以行保守治疗并早期功能锻炼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而移位较大或不稳定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常用于二部分、三部分......
作者:董明;谢利民 刊期: 2011- 11
-
桃红四物汤在骨伤科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桃红四物汤这一方名始于见《医宗金鉴》,组成为熟地15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8g、桃仁9g、红花6g.原为调经要方之一,是《玉机微义》转引的《医垒元戎》中的一个方子,也称加味四物汤,功效为养血活血祛瘀之功.但随着中医药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此方不再仅仅局限于妇科用方,在骨伤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桃红四物汤在骨伤科中的研究与应用展开综述.......
作者:许世超;陈荣良 刊期: 2011- 11
-
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创面愈合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传统医学在创面愈合上有着详细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中医药外治方法独具特色.在《周礼·天官》中就有记载:“疡医掌肿疡、溃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齐”,又言:“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可见当时的医生就已经采用药物清创的方法对疮疡即创面进行治疗了.本文就近几年中药外用促进创面愈合的现状作以简要的概述.......
作者:周肃陵;陈默;安建原 刊期: 2011- 11
-
二妙散及其衍生方在骨伤科的应用与研究
二妙散,源于《丹溪心法》卷四,由黄柏、苍术组成,等分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主治湿热导致的筋骨疼痛.二妙丸与二妙散药物相同,炼蜜为丸.为主治湿热流注之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下部湿疮、带下以及湿热成痿诸症的首选方剂,临床运用甚广,被收录在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现代研究表明,二妙丸还具有解热、抑菌、镇静、解除胃肠痉挛等作用,有“中药抗生素”之美誉.三妙丸,源于《医学正传·麻木》......
作者:李宁;王拥军;周泉 刊期: 2011- 11
-
“双固一通”温针灸对实验性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双固一通”温针灸在预防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双固一通”温针灸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采用结扎股静脉法建立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双固一通”温针灸组在造模开始时采用“双固一通”温针灸法,对关元(CV4)、足三里(ST36)、内膝眼(EX-LE4)、犊鼻(ST35)和阳陵泉(GB34)等穴进行预防性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
作者:熊勇;彭锐;王华 刊期: 2011- 11
-
丹参酮调控谷胱甘肽、ATP酶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脊髓神经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120只体重250±10g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丹参酮组各40只.空白组:麻醉后打开腹腔,不阻断腹主动脉即终止手术,暂时关闭腹腔;对照组:造模前不注射任何药物,造模后暂时关闭腹腔;丹参酮组:脊髓缺血再灌注......
作者:张俐;刘蔚楠;林翔;彭美玉;张文光 刊期: 2011- 11
-
水蛭对坐骨神经损伤再生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再生能力强的动物性中药水蛭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作用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水蛭组、对照组.2组大鼠均在右后肢梨状肌下缘0.5cm处用特制的无齿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干,术后3d分别予以灌服相应的药物.用药后2、4、8周时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小腿三头肌湿重测定,并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以示神经的再生情况.结果:水蛭组在神......
作者:周中;朱亚亮;王炎;周福贻;姜少军 刊期: 2011- 11
-
单皮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通过比较股骨单侧和双侧皮质内固定的稳定性,对单皮质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取12根新鲜尸体股骨,制成股骨中段缺损骨折模型,实验组6根行单皮质钢板内固定,对照组6根行双皮质钢板内固定,均行疲劳实验,分别对2组即时和疲劳后的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在同等载荷条件下,单侧和双侧钢板内固定即时及疲劳后的稳定性在行屈伸和侧弯运动时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克服旋转运动时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皮......
作者:杨睿;黄霖;李卫平;唐勇;沈慧勇 刊期: 2011- 11
-
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的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以下简称对照组)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组(以下简称治疗组),分别采用电针法和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指地距离(FF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改良JOA腰痛疗效问卷评分以及腹背肌耐力四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JOA问卷记分、FFD指标、腹背肌耐力均显著......
作者:黄雷;李军汉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腰骶部“骨错缝、筋出槽”与非特异性下腰痛关系的探讨
- 2 跌打万应膏治疗踝关节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观察
- 3 哺乳期青年妇女桡骨茎突腱鞘炎66例观察
- 4 脂联素对体外培养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合成MMP-3的影响
- 5 丹参酮调控谷胱甘肽、ATP酶改善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 6 下肢广泛性皮肤脱套伤的急诊处理
- 7 锚钉联合部分腓骨短肌腱替代治疗距跟骨间韧带损伤12例
- 8 可吸收材料在脊柱外科应用的实验与临床
- 9 激光穴位点射疗法对痛风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 10 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研究
- 11 应用加长型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16例
- 12 不同肌力训练方法对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功能恢复的影响
- 13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7例
- 14 伤椎稳定区置钉单节段固定治疗A型胸腰椎骨折216例
- 15 腰椎滑脱合并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 16 关节镜辅助下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 17 腰椎节段性不稳的治疗现状
- 18 骨仙片对小鼠骨折愈合的Ⅰ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 19 颈椎牵引摇正调整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100例
- 20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