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40/R

邮发代号: 38-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年第5期文章
  • 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SD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给药物;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h、追成缺血时和再灌注时于腹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ml;Ⅰ-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h、缺血时和再灌注时腹腔各注射复灌Ⅰ号注射液1ml.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切取约1000mg右侧腓肠肌中部肌肉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后切片,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经......

    作者:朱付平;董克芳;范志英;袁锋;刘傥 刊期: 2010- 05

  • 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问充质干细胞(r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揭示本方临床应用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药理机制.方法:以健脾补肾方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MSCs,通过对碱性磷酸醇(ALP)活性的的动态检测结果和四环素荧光标记的矿化结节的出现数量作为分析各组诱导液能否诱导rMSCs分化为成骨细胞以及促进骨向分化强度的指标.结果:rMSCs培养的第12天,健脾补肾组ALP活......

    作者:李玉彬;谢利民;李敏;徐颖鹏;张跃;乔欣 刊期: 2010- 05

  • 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HIFl-1α和VEGF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从组织形态学观察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探讨丹参酮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HIF-1α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与鉴定后,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丹参酮组(A组)、对照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每组40只.造模成功后,A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丹参酮注射液,B组术前30min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麻醉和手术操作同上,不阻断腹主动脉即终......

    作者:伏勇;黄志高;张俐 刊期: 2010- 05

  • 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足外科事业飞速发展,微创技术在足踝外科应用更加广泛[1].而作为前足常见疾病的(姆)外翻日益到骨科医生的重视.其中,曾获200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姆)趾外翻及相关畸形临床研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它是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经过临床实践而形成的,是将传统中医理念、手法外固定等与现代微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作者:桑志成;温建民;孙卫东;胡海威;佟云;成永忠;任睿双;张永超 刊期: 2010- 05

  • 科尔沁包氏蒙医整骨理论与实践

    科尔沁包氏蒙医整骨术是蒙古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蒙医整骨学的核心.现已从民间的、分散的、整骨治疗方法发展成为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的学科.......

    作者:包占宏;包金山;包海鹰 刊期: 2010- 05

  • 辨证施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价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临床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颈段脊柱慢性退行性病变累及椎动脉后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而发病[1],引起眩晕、视力模糊、耳鸣、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发作性症状.近年来随着对颈椎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诊疗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90%以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都可获得满意疗效.但由于颈椎病的退行性改变的不可逆性及复杂多变的致病因素,患者普遍存在远期复发率较高.......

    作者:殷琼;刘丽华;黄国付;邹燃;宋丽良 刊期: 2010- 05

  • 止血带止血致神经麻痹2例报告

    止血带被广泛应用于四肢手术和创伤出血的急救.在止血带的辅助下,可使手术视野干净无血,便于分辨各种组织,减少组织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极大地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但是,如果止血带使用不当,如压力过高、时间过长等可以引起神经麻痹、组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而笔者在大部分参考资料认为安全范围内使用止血带压力和时间的情况下发生2例止血带麻痹,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小安;马江涛;俞敏;张孟超 刊期: 201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