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020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340/R

邮发代号: 38-18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316.00

杂志荣誉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5-0205
  • 国内刊号:42-134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择优资助高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原因浅析

    F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病程较长、疼痛较重的骨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临床中需手术治疗的仅占10%~15%,而大部分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而痊愈或缓解症状。笔者对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住院的非手术治疗失败的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分析,找出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探讨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的适应症,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以便更好、更快、更安全的解除病......

    作者:陈兴元;张霆 刊期: 2001- 03

  • 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单位体积骨量减少,易骨折的一种代谢性骨病,亦称Ⅰ型骨质疏松症。尤其多发于绝经二年以上,年龄70岁以下的妇女。在祖国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症病名,但根据骨与骨质疏松症的相互关系、病理变化、症状描述等,骨质疏松症当属祖国医学之“骨痿”、“骨枯”等范畴。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性激素、补钙、活性维生素D等,但长期应用激素会带来严重的副反应,钙和维生素的补充,在剂量上又难以......

    作者:冯新送;王斌;庄洪;刘庆思 刊期: 2001- 03

  • 骨质疏松症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重点防治的病症。按照新标准,OP可分为三类,原发性OP、继发性OP和特发性OP。原发性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从目前国内外报道来看,主要以研究原发性OP为主。实验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动物的选取、模型的制作方......

    作者:赵和平;李宁;陈列;宋贵杰 刊期: 2001- 03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动态观察

    目的: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动态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密度(BMD)变化。方法:对4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骨及髋臼假体周围BMD进行12个月的动态观察,并与23例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比较。其中股骨柄假体周围BMD按Gruen法分为7个兴趣区(R1-7)分析;髋臼假体周围按DeLee和Charnley法分为3个兴趣区(RⅠ-Ⅲ)分析。并将各时相BMD值与术后一周内测值比较。结果:股骨柄假体周......

    作者:沈霖;D.Sabo;V.Ewerbeck 刊期: 2001- 03

  •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与影像学区域定位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效果与影像学定位的关系。方法:对658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与胡有谷的影像学区域定位法(结合42例疗效差而改用手术治疗的探察结果)进行分类对比分析。结果:疗效优良组579例,矢状位定位于Ⅰ层面突出为550例(占94.9%),水平位分区位于1~2区突出为537例(占82.7%),额状位分域突出位于a~b区域突出为575例(99.3%);而......

    作者:王大伟;黄有荣;韦贵康;刘建航;滕居赞 刊期: 2001- 03

  • 肱骨外髁的空间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研究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肱骨外髁在不同体位时的实际受力状况,探讨肱骨外髁翻转骨折的发生机制。方法:利用儿童尸体肱骨作为样本建立肱骨中下部三维空间模型,测算肘关节伸直和屈曲位时旋前、中立、旋后等六种体位状况下,肱骨远段各点的应力值。结果:无论何种体位下加载,肱骨外髁区的平均等效应力值大,滑车桡侧区次之,滑车尺侧区小;且屈曲位时各区应力均大于伸直位。屈曲位后区应力显著大于前区。而......

    作者:张建新;刘献祥;陈日齐;俞莉敏 刊期: 2001- 03

  • 丹参对脊髓损伤后血清钙、镁、锌、铜含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对损伤的脊髓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Allen氏WD装置以150gcf打击能量致伤成年兔L2脊髓节段,术后治疗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推注,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推注。术前、术后30min,8h,24h,7d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钙、镁、锌、铜元素的含量。结果:兔脊髓损伤后血清中钙、铜含量迅速升高,而锌镁含量迅速降低。治疗组注射复方丹参后血清中的钙、铜含量较对照组低,......

    作者:刘世清;王钢;陶海鹰;郑万苟 刊期: 2001- 03

  • 椎动脉Ⅱ段周围神经的显微解剖观察

    探讨椎动脉周围结构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用成年尸体12具,借助显微镜,观察椎动脉Ⅱ段周围的神经行程、分支及其分布特点。结果:来自颈交感干的神经和颈神经在椎动脉Ⅱ周围相吻合,并攀附于椎动脉表面。结论:依据解剖位置关系,颈椎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及周围神经可能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清;孙树椿;佟大伟 刊期: 2001- 03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内微量元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内微量元素的变化和发病机理。方法:3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臀肌注射醋酸氢化泼尼松建立股骨头骨细胞坏死模型。每隔2周各组分别进行股骨头内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组织学和放射学观察。结果:模型组铜、铁、锶、镁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作者:洪加源;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175医院骨科;练克俭;丁真奇;郭林新;郭延杰;康两期;翟文亮;郭志民 刊期: 2001- 03

  •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HSP70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三七总皂甙(Panaxnotoginsengsaponins,PNS)防治该病的作用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65只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溶媒对照组、三七总皂甙(PNS)组,各实验组按2、6、12、24小时相点观察,Allen's脊髓损伤模型100g*cm致伤脊髓。各组在相应时相点取脊髓组织,采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脊髓组织热休克蛋白70(H......

    作者:李志强;雷君;陈泽斌;袁尚荣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