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鼻前庭炎

时间:2024-12-09 14:59:45

鼻前庭炎(vestibulits of nose)是鼻前庭炎皮肤的弥漫性炎症。
病因经常挖鼻,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变态反应或鼻腔异物(多见于小儿)的分泌物刺激,长期在粉尘(如水泥、石棉、皮毛、烟草等)环境中工作,易诱发或加重本病。
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者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严重者可扩及上唇交界处,有压痛,表皮糜烂并盖有痂皮。慢性者鼻前庭部发痒,灼热和结痂,鼻毛脱落,皮肤增厚,皲裂或盖有鳞屑样痂皮。
治疗消炎消肿,洁净痂皮,去除病因,改正挖鼻习惯。局部用鼻软膏、抗生素软膏,每日3~4次,若有皲裂可先用10~20%硝酸银液烧灼。对急性病例可局部加用热敷或红外线理疗,重症可全身加用抗炎药物。
第二节 鼻 疖
鼻疖(furuncle of nose)是鼻前庭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亦可发生在鼻尖和鼻翼处。
病因
多因挖鼻或拔鼻毛不良习惯,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细菌从皮肤毛囊根部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局限性化脓感染。糖尿病或体力衰弱者较多见,并易反复发作。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明显,可伴有低热。严重者患侧上唇及面颊部出现肿胀,并有发冷发热和全身不适。检查可见一侧鼻前庭内有丘状隆起,周围浸润发硬、发红、颌下淋巴结常肿胀疼痛。疖肿成熟后可见黄色脓栓,多在一周内自行穿破而愈。
因鼻部血管丰富,且与海绵窦相通,属面部的“危险三角区“。当鼻疖扩展或因挤压,可发生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cavernous sinus thrombosis)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病。
治疗
严禁挤压,未成熟时切忌切开,及早大力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轻者局部涂用10%鱼石脂甘油或软膏。亦可局部湿热敷或理疗。严重者首选青霉素大剂量注射,无效时再改用其他抗生素。疼痛者给予止痛剂。疖肿已有脓栓者,一般不作切开以免炎症扩散,可用纯石碳酸或50%硝酸银腐蚀脓头,促进脓栓排出,局部涂以抗生素软膏。对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和败血症的患者,应予住院治疗,静脉滴注足量、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切不可掉以轻心。对反复发生者应注意检查有无糖尿病,并积极治疗鼻腔疾病,以去除病因。